腸病毒症狀:昏睡、高燒不退、肌肉抽搐
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調查發現,幼童感染腸病毒後,九成三照護者會依醫師指示治療,並在家休息。顯示家長對腸病毒認知越來越正確,但令人憂心的是在孩童如出現疑似重症前兆病徵時,卻仍有三成照護者會帶孩童至診所就醫。
疾管局發言人施文儀指出,腸病毒下周將進入流行期,如果幼兒出現「 高燒不退 」、「 肌肉抽搐 」和「 昏睡 」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症狀,應把握治療黃金時間,立即送往有加護病房的大型醫院,不要往診所送。
疾管局針對家中有6個月至3歲幼兒的照護者,進行腸病毒及重症前兆病徵認知調查,結果發現,九成五照護者知道「勤洗手」是預防幼童感染腸病毒的正確方法。
另外,七成照護者對腸病毒重症有正確認知,比去年五成還要高。在幾大前兆病徵中,以「 活動力不佳 」、「 持續嘔吐 」等症狀的認知較高,「 手腳無力 」、「 嗜睡 」則認知較低。
根據疾管局資料統計,截至今年4月21日為止,腸病毒重症個案共計13例,死亡1例,分析型別主要仍以71型為主,約一半重症個案出現在雲嘉南等地。
施文儀指出,依照定點醫師通報腸病毒的趨勢,國內將從下周起進入腸病毒流行期,5歲以下的幼兒抵抗力弱,家長要多多注意,最好少進出公共場所。
小兒醫學會理事、前馬偕醫院副院長黃富源表示,腸病毒輕症為發燒、手腳四肢泛出疹子,有些小病童喉嚨痛,以致口水直流。一般基層診所都可以治療輕症個案。若病童出現高燒不退,持續四天以上,務必盡快轉送大型醫院。
施文儀進一步解釋,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環境下生存與傳播,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,因此全年都有個案發生,其中腸病毒71型較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及死亡,如未能於出現疑似重症前兆病徵時,立即轉送大醫院治療,將錯失治療黃金期。